• Tiada Hasil Ditemukan

论马来西亚微型华小的现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论马来西亚微型华小的现况 "

Copied!
137
0
0

Tekspenuh

(1)

拉曼大学

中华研究院中文系

论马来西亚微型华小的现况

——以双溪罗丹华小和光亚学校 为个案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cro-Sized Chinese Primary School in Malaysia: Case Studies of

SJK(C) Sungai Rotan and SJK(C) Kuang Yah

科目编号:ULSZ 3094 学生姓名:容健辉

学位名称:文学士(荣誉)学位 指导老师:曾维龙

呈交日期:2018年3月30日

本论文习作为获取文学士荣誉学位(中文)的部分条件。

(2)

目次

题目 ... I 宣誓 ... II 摘要 ... III 致谢 ... IV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背景 ... 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3

第三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9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11

第二章 马来西亚微型华小的形成背景和因素 ... 13

第一节 新村经济活动的变迁与微型华小的关系 ... 13

第二节 微型华小与新村社区:人口流动与生育率的影响 ... 17

第三节 国家教育政策对微型华小的影响 ... 21

第四节 小结 ... 26

第三章 双溪罗丹华小:新村社区转变对微型华小的影响 ... 27

第一节 双溪罗丹新村经济与人口变迁与微型华小的关系 ... 27

第二节 双溪罗丹华小的挑战与困境 ... 30

第三节 小结 ... 34

(3)

第四章 光亚学校:华裔与非华裔比例对微型华小的影响 ... 35

第一节 华裔与非华裔家长的择校意向 ... 35

第二节 非华裔生占多数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 38

第三节 小结 ... 42

第五章 结论 ... 43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43

第二节 研究限制与未来建议 ... 44

参考文献 ... 45

附录 ... 51

(4)

表目录

表 1:1965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活动结构(%) ... 14

表 2:大马华裔生育率与华小学生人数比较表(%) ... 21

表 3:1999年至2009年获得政府批准迁校的华小数目 ... 24

表 4:1954年至1995年双溪罗丹新村人口 ... 29

表 5:2010年至2018年双溪罗丹华小学生人数表 ... 30

表 6:2015年至2017年双溪罗丹华小六年级检定考试及格率 ... 31

表 7:2016年至2018年光亚学校学生种族比例分析表 ... 36

表 8:2016年至2018年光亚学校新生人数列表 ... 38

表 9:2013年至2015年光亚学校六年级检定考试成绩 ... 40

表 10:2011年至2013年小六鉴定考试成绩 ... 40

表 11:2002年青年愿意进行农业活动的新村数量 ... 51

表 12:1954年至2002年马来西亚人口增长率比较列表 ... 51

表 13:1991年与2000年马来西亚城乡人口比较 ... 52

表 14:2002年新村房屋空置的百分比 ... 53

表 15:学生人数30或以下的华小之华裔生与非华裔生比例表 ... 53

表 16:1990年新村微型华小列表 ... 54

表 17: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批准增建华小的概况 ... 59

表18:1999年至2016年各州各州微型华小数目演变情况... 59

(5)

图目录

图 1:1990年新村微型华小分布图 ... 16

图 2:马来西亚巫、华、印裔人口金字塔 ... 20

图 3: 光亚学校六年级鉴定考试(UPSR)国语与华语成绩比较图 ... 41

图 4:2011年至2016年全国学生人数演变 ... 61

图 5:2011年至2016年全国华小学生人数演变 ... 61

(6)

i

论马来西亚微型华小的现况

——以双溪罗丹华小和光亚学校 为个案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cro-Sized Chinese Primary School in Malaysia: Case Studies of SJK(C) Sungai Rotan and

SJK(C) Kuang Yah

(7)

ii

宣誓

谨此宣誓,此论文习作由本人独立完成,凡论文习作中引用资料或参考他 人著作,无论是书面文字、电子资讯或口述材料,皆已于注释中具体注明出 处,并详列相关参考书目。

签名:

姓名:容健辉 学号:14ALB04416 日期:2018年3月30日

(8)

iii

摘要

论文的整体架构安排将依据微型华小的现况,分成以下五个部分。首先,

在绪论的部分,主要阐述研究主题、背景及对象,对主题相关及相近的文献资 料进行归纳整理,同时,指出论文的研究动机和目的,也说明了所采用的研究 方法。其次,关于微型华小的形成背景与因素方面,就梳理了微型华小形成的 原因,从社会历史发展与经济转变、城市化与少子化的影响、以及国家政策对 微型华小的作用三方面,分析微型华小的历史发展的形成与现况,以厘清问题 的根源。其三,在学生人数与微型华小的关系方面,从双溪罗丹新村经济发展 的转变,探讨双溪罗丹华小所面临的招生问题,进而萎缩成微型华小。另外,

在学生人数过少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及学生所面对的挑战也是本章讨论的范 围,故通过整理访谈内容,以课业教学、教师工作量和学校活动作为讨论范围,

分析双溪罗丹华小的挑战与困境。其四,种族比例与微型华小的关系方面,以 光亚学校的非华裔生增加为例,探讨华裔家长的看法以及其择校意向,是否影 响学校华裔学生减少,此章将从华裔家长的选择探讨微型华小非华裔生占多数 的问题。此外,随着非华裔生占多数,学校和教师在教育实践上将会有所影响。

笔者通过走访校园,访谈经验人士及观察学校现况,将光亚学校面对的挑战与 困境作整理。最后,在结论的部分,将总结马来西亚微型华小的形成原因、发 展趋势,及挑战与困境,进而提出对微型华小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马来西亚;微型华小;双溪罗丹华小;光亚学校;新村

(9)

iv

致谢

撰写这篇谢辞,就说明我已经到了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从选题、撰写绪 论、访谈及撰写论文,整个过程都我感觉到非常充实与愉快,因为在每个步骤 中都有重要的嘉宾陪伴我共同参与及完成。

首先,感谢家人给我机会让我就读拉曼大学,成为家里唯一能够大学毕业 的孩子。感谢你们在我大学生涯中不断地给予我的精神、物质等各方面援助,

让我可以不愁吃、不愁穿地专心撰写论文。大学四年目标很简单就是让你们以 我为荣。真心感谢你们包容了我的任性与脾气,还要不顾一切的爱着我。

接着,我要感谢曾维龙老师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指导,无论是 论文的构思、架构,和内容等各方面,您都给予了我相当丰富的意见。这不仅 开阔了我的视野,还不断地让我挑战自己的极限,使我在学术研究发展上有所 突破。感谢您接受我的笨拙,还不辞劳苦的教导着我。

再者,朋友是我撰写论文过程中最大的支柱。感谢洺谦在我到马六甲访谈 时,提供住宿及交通,陪伴我到光亚华小进行访谈;同时你所给予的意见与想 法,也让我的论文得到良好的改善。感谢秉璇及林妈妈协助我获得光亚学校的 联络号码;感谢汶沁陪同我到双溪罗丹华小进行访谈,以及华社研究中心寻找 文献;感谢佩仪在图书馆协助我寻获相关文献及校对。同时,感谢菁菁、文 秀、淑娴的建议。因为有你们,所以我的论文才能够更顺利地完成。

最后,感谢余裕忠先生,以及双溪罗丹华小、光亚学校的老师在百忙之际 还要抽空接受我的访谈。在此再度感谢每位曾经帮助过我的重要嘉宾,或许你 在文中未被提及,但是因为有你所以我的论文,甚至是大学生涯更完整。

(10)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背景

本论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微型华文小学的现况。同时,将会透过霹雳双溪 罗丹华小和马六甲光亚学校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窥探微型华小的形成背景与 因素,进而分析其所面对的挑战。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的规定,凡学生人数少 于 150 位或以下的学校,皆归类为微型学校(Sekolah Kurang Murid, SKM)。

在2017年,马来西亚共有2996所微型学校,其中578所是微型华小,占19.29%

(Rohaniza& Hazwan& Ahmand,2017),相较于2008年微型华小总数537所,

共增加了 41间,创下历年来最高数量。因此,微型华小近数十年以来仍然处于 持续增长的趋势。微型华小是位于当地居民最靠近及方便抵达的地方,同时也 是当地唯一的华文小学,故此,董家教成员和当地华社都会尽力维持经营,不 让学校关闭。在如此情况下,学校人数稀少是否影响学校运作、教师教学,以 及学生学习成效,就成为微型华小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根据上述情况,国内人口流动大致上可分为三种,即州属间的流动、州属 内城市与乡区间的流动,和城市内的人口流动(黄集初,2015:5)。首两种人 口流动规律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及教育机会而往经济高度发展地区迁移,

后者则是因城市生活水准提高和发展过于饱和,所以人们便由市中心往外移动。

据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教总)发布的《2000 年-2014 年全国华小学生人数 和学校数目的演变与现况》(2015)显示微型华小较多分布于偏远地区、乡区 及园丘一带,共有412所,其余41所则位于城市地区。其所形成原因是年轻华 裔往新兴发展区迁移及社区老龄化。随着人口流动,许多根据独立前人口分布

(11)

2 情况而创立的华小,已经不再符合目前人口分布需求,所以坐落在偏远地区的 华小也就自然而然缺乏学生来源,逐渐萎缩成微型学校。

在华小式微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华小缺少学生来源而被迫关闭,学校唯有 积极招收非华裔学生,以便让华小得以持续经营。根据董总整理的数据显示,

2012年非华裔生人数逐渐上升,其人数比例占了 13.44%(叶新田,2014:18)。

此外,还有部分华小的非华裔学生人数比华裔学生人数多,如在沙巴州内 29所 微型华小,就有 21所是以非华裔占多数。非华裔生在华小情况,已经逐渐成为 华小发展趋势,尤其是微型华小情况更为显著。其中利弊关系、华社反应与对 策皆是值得去深思的问题。在非华裔学生人数过半的情况下,微型华小在行政 与教学上皆是对微型华小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是依靠民间力量长期抗战与建设所形成,而董教总在期 间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教总、董总的相继成立,双方由原本劳资关系变成合 作伙伴,成为了争取华教权益的领导者,拉开华教运动的序幕。董教总所推行 的华教运动,如独中复兴运动、申办独立大学、反对国家文化政策等,奠定了 董教总在华文教育界的权威领导地位,将其由原本的教育团体,提升为捍卫华 人各种权益的代表机构(Alan,2006:289-318)。关于微型华小问题,董教总 早期就已经针对微型华小问题展开了相关的行动:首先,1986 年 6 月 16 日,

董、教总联名向教育部提呈的《关于在华小推行 3M课程的备忘录》针对了微型 华小课题提出相关意见,即有关当局若要以学生人数不足为由而关闭华小,也 应在学生人数日益增加的地区建立华小(教育研究中心,1989:12)。接着,

1886 年 11 月教总在《1985 年全国华文小学调查报告》(1985)中,调查出乡 区华小学生人数减少是相对的,而且问题主因源自于人口变迁。另外,1987 年

(12)

3 5 月 30 日,在董教总联合雪隆各区发展华小工委会举办的“华小问题研讨会”

上,教总副主席陆庭谕提呈有关《我国华文小学的当前概况》(1987)指出华 小正常发展是受到人为破坏。因此,董教总对微型华小的问题是非常之重视与 关注。

综上所述,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部分建立于独立前的华小,

皆因年轻人外流,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导致了华小分布不再符合现今人口 需求,走向微型化。故微型华小已经成为了华小发展趋势。有关当局和华教工 作者所关注的事项,对微型华小教育本质是否有所流弊和失误,是本论文思考 及关注问题之一。接着,霹雳双溪罗丹华小和马六甲光亚华作为论文研究对象,

将透过一个点,观一个面,以该校现实情况,如前者人数过少的状况,后者则 是非华裔在微型华小的现象,以小见大地窥探微型华小现况,以及其所面临的 挑战与困境。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微型学校

关于微型学校研究,教总出版的《小型华小问题》(1989)和《华小建校、

迁校和微型华小资料集》(2009)是论文研究微型华小主要参考书籍,两者分 别是 20 世纪与 21 世纪马来西亚微型华小重要文献记录。两本书籍皆是以华小 学生人数稀少所引发的问题为主轴,收集了丰富资料与分析报告,经过重新整 理后编辑成书。对比两本书籍后可发现“微型华小”是近年才开始广泛使用的 名称,之前是以“小型华小”称之,显示出华小学生人数下降情况日益严重。

(13)

4 在《小型华小问题》(1989),收集与整理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马来 西亚微型华小数据与资料,也针对关闭或合拼学生人数稀少的华小,提出了相 关看法和讨论。编者透过分析四项导因,即生育率下降、华裔就读国小、名校 心理及居民迁居,总结出“居民迁居”是导致郊区华小学生减少及面临关闭的 最重要因素。虽然资料、数据搜集丰富,但相关的讨论则较为表面,没有深入 探讨问题的根本性。

接着,《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资料集》(2009)讨论的课题包括,

华裔人口密集区华小学生爆满、微型华小、及华小迁校等,所收集资料与数据 也相当丰富。其中微型华小部分,编者更掌握了当时情况,详细地叙述其起源 与演变,并且列出许多相关统计数据。相较前期所编辑《小型华小问题》,此 书更多地提出个人观点与看法,唯独讨论仅聚焦在华教工作者的角度,故不够 全面客观。

在期刊论文方面,再努丁(Zainudin.)和迪尼斯古玛 (Dineshkumar)所撰 写的 <柔佛州哥打丁宜微型淡米尔小学学业成绩研究>1 (2000)以采用以小见 大方式,透过对州哥打丁宜区微型淡小的观察,探讨微型淡小学生成绩的成就。

此论文通过不同角度,如讨论学生成绩表现,如学校设备、教材以及教师质量,

但是却忽略了学校规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等会造成学生成绩影响的其它因素。

葛俊杰的<乡村微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2016),对农村地区教育质 量的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特殊问题及优化对策做了详细分析。文中通过教师的 专业知识、能力、理念,探寻当下乡村微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梁彦清的<

美国微型学校述评>(2006),主要透过美国学校合并导致的问题及现状、教育

1 原名为Akademik Di Sekolah Jenis Kebangsaan (Tamil) Yang Berstatus Sekolah Kurang Murid (Skm) Di Daerah Kota Tinggi, Johor.

(14)

5 精神等分析微型学校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对美国微型学校的含义及其类型、优 势、实践等作了详细论述。再者编者梳理了中国学校规模现状存在问题,并对 前者经验的借鉴提出建议。牛利华<适宜规模办学:教育发展的理性抉择——来 自美国微型学校的启示>(2008)以美国微型学校为案例,印证规模过大或过小 都不是学校发展的良性现象。作者通过反思与借鉴美国微型学校的案例得出了 两种结论:其一,优质学校是由多种因素促成,规模并非决定性指标;其次,

合理调控学校规模,发展适宜规模学校,将会有效促使国家教育的健全发展。

以上论文对马来西亚微型华小运作有借鉴作用。

(二)华文小学

在论及华文小学方面,专著研究较少,最早文献是教总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的《1985 年全国华文小学调查报告》(1985)和《华小问题研讨会特辑》

(1987)。前者通过搜集全国华文小学,有关师资、经济、设备、校地主权、

课外活动等资料,分析及了解华小概况;后者则针对华文小学概况、贡献、3M 课程,以及如何加强董家教、校友、华小工委会在发展华小方面的角色等,讨 论华小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叶翰杰的《挑战与回应:21 世纪华小展望研讨会 资料汇编》(2000)主要探讨华小课程与教学,以及数理英化课题。

在期刊论文方面,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从吉隆坡各源流小学统计资料的 分析探讨华小不足问题>(2004)为了反映实际情况,教总收集了各种相关资料 加以整理,并与其他源流小学进行比较,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吉隆坡华小不足之 处,可惜是该论文较多为资料整理,讨论性质较低。邓日才<华小宜自救自强>

(2005)中,依据 2004 年4 月及 2005 年 6 月,首相纳吉两度宣布优先发展国

(15)

6 民学校,以成为全民首选的言论,提出华小应效仿独中《独中教改纲领》,也 拟定一份“华小发展纲领”作为华小发展蓝图。作者认为华小只有自救自强,

才能在困境求存。可是作者所提出的论点不符合实际情况,由于华小是由国家 教育部直接管理,即使华社仿效独中拟定纲领,有关当局亦未必会照办。刘月 娟<向芬兰学校学习>(2005)借鉴芬兰教育的方法,提议马来西亚华小校长和 教师应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虽然作者所提及的 要点对大马华文教育有借鉴作用,但没有配合到大马教育实际的情况操作,而 且针对校长与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也有过多的指责,显得期刊论文中过于主观 的论述。

(三)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从历史角度探讨华教发展与变化的研究甚多,其中包括莫顺生的《马来西 亚教育史(1400-1999)》(2000),作者将1400年至1999年的华教历史完整 叙述,也详细地分析了有关当局所发表过的教育报告书、各项教育法令和国家 制度等,进而探究华小如何在逆境中求存。此外,作者对语言教育政策及实施 步骤也有较详细的描述,包括《1961 年教育法令》与华小改制,及《1967国语 法令》影响改制。在现今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中微型华小是常态现象,因此研究 微型华小就必须对华教历史框架要有相应了解。

黄集初的博士论文《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的省思》(2006)摒弃了过往 悲情论,以客观角度将战前、战后教育政策重新梳理,进而分析其对华教的影 响,及把握外在环境限制与变化。此外,作者亦以华小、独中、国民型中学为 单位,重新审视各阶段的挑战与困境,并且全面性地对各种相关课题给予客观

(16)

7 分析与评价。关于微型华小部分,作者配合政府新推出《2013-2025 教育大蓝 图》,进一步更新了有关资料的论述和数据分析,讨论了微型华小的形成、非 华裔生增多对教育实践的困境,以及迁校问题。在微型华小部分,作者仅以阐 述现况的方式点到即止,并没有作深入探讨。

郑良树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史》(2003)是研究大马华文教育必备 参考书之一。此著作共有四册,以历史为轴心、时间作为分界,对华文教育整 体发展、演变和概念有细致分期与翔实资料。其中第四册,作者讨论 70年代至 90年代华小教育困境部分,有提及华小学生增加缓慢的状况。作者指出70年代 上半期,每年平均增长 3% 或以上,步入下半期以后,每年只录得大约 1%,;

虽然80 年代上半期略有回升,但增速也呈现出放缓情况。作者认为问题源于华 裔生育率低以及人口向城市迁移(郑良树,2003:306)。作者在文中亦谈及非 华裔生在华小就读率逐年增加之情况。

胡春艳的《抗张与妥协: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族母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

(2012)从制度层面探析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生存状态,并具体分析了政府政策 制定过程中华人社会力量与政府间的博弈。作者认为大马华教政策的制度是内 部和外部相关势力相互斗争、妥协的结果。前者指马华公会、董教总、华文报 刊等皆在过程中所发挥巨大作用,后者则是作者所注重的国际因素对马来西亚 教育政策的制定。作者综合运用了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族群社会学的相关理 论切入,叙述国际关系影响政府对华社的认知,进而有目的地逐步实行单元教 育政策,以达致国民团结。

庄兆声《马来西亚基础教育》(2004)以宏观角度,提供马来西亚教育发 展的纵向历史脉络;微观探索教育体系中基本情况,如学校课程、师资发展、

(17)

8 道德教育等。作者认为华文教育生存和发展问题是马来西亚多元种族社会问题 的一个缩影(庄兆声,2004:209)。另外,作者在书中也讨论到非华裔在华小 的情况。在 2002 年非华裔生就读华小学生人数就已经超过 65 000 名,约华小 学生总数的 12%-15%,是相当高的比例(庄兆声,2004:235)。其中原因就是 华语国际因素提升,以及非华裔家长认为华小拥有较好的校风、纪律和教学质 量。反之对于华裔学生减少以及华裔家长的择校意向则有所忽略。

林国安与莫泰熙一起撰写的<当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1996)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和评价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现状。文中虽然论及马 来中心主义者对华教的欺压,但却以正面的态度看待政府政策,从中寻找其积 极意义。比方说,作者就政府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工艺政策,提出对 华教未来建设性的改革方案,即华社应该由“防范性的维护华教”,提升到

“进取性的发展华教”(林国安、莫泰熙,1996:40)。这说明华教除了需要 维持母语教育与文化传承外,还必须加强为民族经济的发展培训人力资源,以 符合社会需求,自我拓展未来发展与生存的空间,试图寻找微型华小转型的方 法。

廖文辉的《华教教总及其人物》(2006)将董教总的角色扮演、历史贡献、

领导人物等,从社会运动的角度探讨教总在大马教育组织角色扮演中所面对的 困境,以及其贡献和展望。作者指出教总在早期提出的三大运动方针,即要求 本身应享的权利,绝不侵犯别人、合法的步骤遵循法律,反对破坏、以及不达 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决态度,成为了董教总后来长期秉持的抗争理念(廖文辉,

2006:167)。作者将此类华教运动归为宣传性者,是一种温和且具有教育性的 抗争手法,与激烈具有威胁性的抗议性手法有所差异。因此,为了真正地了解

(18)

9 华文教育发展,就需要理解华教运动发动者及取向,才能厘清华社选择和对捍 卫华小的使命。

第三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自1962年改制后,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分为四:华文小学、独立中学、国 民型中学及国民中学的华文班。华文小学虽然受到政府承认其特殊地位,并将 之纳入教育体系中,但是有关当局没有依据华裔人口需求制度化增建华小,使 华小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对于少过 30名学生的微型华小,若仍然面对没有新 生来源的问题,就会有随时被关闭的危机,这在一定层度上影响华教发展,和 华裔学习母语的权益。由于华小增建不易,华教工作者就一直坚持“华小一间 都不能少”的立场,渐渐趋向一种对有关当局不平等对待一种逆反心理(黄集 初,2016:4)。但是,站在教育角度去顾及一般学生及家长,人数过少的微型 华小是否能够提供优质教育,使学生在缺乏同侪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健全 发展,都需要我们以教育本位来思考。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华小学生人数日益减少,

而微型华小的数目则处于增长趋势。然而,华教工作者为了避免学校被迫遭受 关闭,于是积极招收非华裔学生就读华小。根据 2007年教总针对微型华小调查 显示全国学生人数 30 位或以下的微型华小共有 104 所,其中高达 77 所华小含 有非华裔学生,占总数的74.04%,其中37所华小的非华裔学生人数是超过了该 学校总数一半或以上,甚至还出现只有非华裔学生就读华小的情况(教总调查 研究与咨询组,2007:24-25)。若华裔学生人数持续下降,而非华裔学生人数 却上升情况,校长和老师们所面对的挑战与困境、学校是否会因此而变质、华

(19)

10 语是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媒介语等问题都是现今华文教育值得探究的问题,进 而思考微型华小未来之路。

另外,大马华文教育的研究领域中,较多学者会以华教历史发展作为主轴,

抑或者是华文独中作为焦点对象,探讨相关华文教育课题。反之,对于微型华 小研究则较为淡薄,研究也仅着重于数据分析或单独个案的广泛讨论。因此,

为了能够全面探讨有关微型华小课题,及掌握微型华小最新的发展与现况,本 文以教育为本位,思考微型华小未来的发展与方向,再透过双溪罗丹华小和光 亚华小作为案例,互相佐证理论与数据研究。这不但能让微型淡米尔小学能够 引以为鉴,还能在推动和争取马来西亚多元教育发展方面,能够取得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围绕着以下三项:其一,从教育本位思考微 型华小发展概况。华教工作者投注较多精神和资源在捍卫母语教育,反之对教 育本质问题提关注显然不足,故此,论文将通过学校运作、教学、学习成效,

探讨微型华小教育问题;其二,探讨非华裔生在微型华小情况。在非华裔生在 微型华小不断增加的趋势下,学校、教师,甚至是学生所面对的困境,及其未 来发展方向,是值得去探究的课题;其三,完善微型华小整体发展趋势和现况 的资料。华文小学作为华教的根基,说明微型华小的生存与发展就成为其中关 键。因此,厘清微型华小的问题,将有效改善流弊和失误,使其在华教发展方 面取得积极成果,而非华社负担。

(20)

11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论文主要是透过文献搜集获取大量历史事实,并且亲自抵达所选取的个 案学校,即霹雳州双溪罗丹华小和马六甲州光亚华小,进行田野调查、观察和 访谈等,探讨微型华小的现况。

(一)文献搜集法

根据研究范围,搜集和整理相关及相近的文献资料,如书籍、报章、期刊、

官方统计以及论文集等,整理出微型华小历年所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而分析微 型华小由来与其发展过程。此外,通过集合国内外资料研究,以及巫裔撰写关 于微型学校的学术论文等,进一步了解其他国家或族群对微型学校的看法,力 图全面展示与探讨微型华小的挑战与困境。此外,论文将会整理由教育部和董 教总所发布的数据资料,并且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应证论点和加强对微型华小 的论述,对其发展有更接近现实的推知。

(二)个案研究法

本文以霹雳双溪罗丹华小和马六甲光亚华小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透过实地 考察和访谈进行全面性调查,配合文献资料的利用,分析说明微型华小发展与 现况。本文透过一个点,观一个面,从个案学校所面对的挑战与困境,探讨微 型华小发展概况。如霹雳双溪罗丹华小,在学生人数短缺的情况下,观察学校 人数众寡是否会影响教学品质和学生成绩。另外,本文通过考察马六甲光亚华

(21)

12 小,在非华裔生占多数的情况下,学校是否仍然以华语作为主要媒介语授课等 状况。

关于对霹雳双溪罗丹华小和马六甲光亚华小的实地考察,将从该校设备、

学生上课情况、成绩及环境等进行观察,了解该校舍及社区原生面貌。此外,

在学生人数过少的情况下,观察学生在缺乏同济之间的支持与良性竞争,其成 绩和身心是否能够获得健全发展、是否仍然能够得到足够的社交等问题。同时,

也会关注微型华小教师的教学方法。另外,在非华裔学生占多数的情况,华语 是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媒介语,抑或需要以国语与英语翻译进行教学,同时各 族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上是否能够和睦共处,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学习成效等。

关于访谈是通过采访学校的重要人物,如校长、教师和学生,收集所需资 料,记录当事人亲生体验和感受,切实地将微型华小个案呈现,配合文献佐证 其所面对的挑战与困境,加强论述和理解微型华小问题,也能够弥补校刊中历 史的缺陷有效厘清微型华小形成和原因。

(22)

13

第二章 马来西亚微型华小的形成背景和因素

随着学生人数减少而形成的微型华小,在学校运营模式和教学上衍生出许 多问题,影响着华文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深入分析与讨论个案学校的现况前,

有必要了解微型华小的形成背景和因素。主要为三方面:新村经济活动的转变、

人口流动与生育率下降,及国家教育政策对微型华小的影响。首先,新村是华 裔聚集的区域。从 50 年代至 80 年代,新村人口成长率比西马华人,或国家人 口成长率更高(表 12)。除了表示新村以外的华人地区只占有少数华裔人口,

也意味着新村人口成长率,对华裔人口结构起着重大的影响。故,在经济与人 口方面,此章将以“新村”作为焦点。透过探讨新村经济变迁、人口流动与生 育率,探讨华裔聚集与迁移,对华小学生人数所造成的影响。另外,此章亦会 依据教育部的政策,分析华小微型化原因。

第一节 新村经济活动的变迁与微型华小的关系

自20世纪50年代起,新村就成为了大马华裔聚集区域。(图3)因此,透 新村成立初期至今的分布与经济概况,探讨出经济对华文教育的影响及微型华 小的形成。

在 1949 年至 1954 年,英殖民政府为了断绝华人给予马共的援助,于是将 居住在森林和偏僻地区的华裔垦耕者2,强制性移植到超过 400 个新村里(文平 强,2012:73)。殖民者除了提供基本设备,也拨地建立华小,以满足华裔对

2 临时租地契的居留者、非法占用土地者以及擅自闯入者。(Sandhu,1964:157)

(23)

14 教育的需求。新村成立初期的特征是人口密度高,有年轻化现象,主要也建立 在州、县首府或者其他小城镇外围。新村是历史事件的产物,所以分散在各地 的华裔才会集中于新村定居,而非他们自发性地集中。

在搬迁前,大部分华人是以耕种为生,所以新村成立后村民仍选择农业作 为主要经济活动。再者,随着橡胶业兴盛发展,吸引了大批华人投资成为小园 主,促使华裔更活跃于农业活动。在 1952 年新村职业分布上,割胶占 52%、其 他农业活动占27%、锡矿业占3%、商业占7%以及其它工作11%(Sandhu,1964:

157)。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多数新村居民皆是参与垦耕工作,尤其是割胶业。

1953年华人在橡胶园拥有权方面,大园丘占22.8%、小园丘占40.1%,大小园丘 总共占29.7%,仅次于欧洲人的41.6%(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Federation (State) of Malaya, 1953: 19)。

表 1:1965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活动结构(%)

经济活动 1965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农业 31.5 29.0 22.9 15.2 8.6 7.2 锡矿业 9.0 13.7 10.1 11.8 10.6 7.0 制造业 10.4 13.9 19.6 24.2 30.9 26.2 建筑业 4.1 3.5 4.6 3.9 3.9 2.9 服务业 43.9 38.8 41.4 44.3 46.2 55.4 来源:整理自Malaysia Economic Report Various Issues。

(24)

15 根据表1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大马仍是以农业作为主要经济 来源。随着大马从锡矿业、农业转向工业发展, 1990年制造业成为了国内发展 政策中首要位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4.2%。锡矿业和农业则分别下降至 15.2%

和 11.8%。至 2010 年锡矿业和农业的生产总值均只剩下 7%左右,反之制造业

则提升到 26.2%。换言之,大马经济从农业转变成工业发展后,新村仍以农业

为主。然,在2002年,全马450个新村,有280个新村依然是以农耕为主,占 62.2%。农业作为乡郊地区主要经济来源,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再具有发展潜 能,于是便迁移至城市工作。

为了缩短区域性经济差别,年轻华裔由“经济低度发达”的郊区迁移至

“经济高度发达”的城镇发展和定居,使农业被边缘化,进而促使新村缺乏了 发展机会和经济动力。新村从初期人口快速增长后,出现了停滞现象,再加上 经济发展影响,年轻人外流到城市工作,仅剩下中、老龄的新村居民依赖出外 工作的家人汇款以维持生活。由于经济因素,年轻人外流使新村生存能力在经 济及社会,这两个层面上被弱化(文平强,2012:75)。前者是工业发展主要 聚集在城市地区,如金融服务较多在都市,大规模工厂也较多建立于市郊,故 新村的经济发展就相对地萎缩。后者则是华裔青年在城市接受教育后鲜少会愿 意回到乡村发展,故人口年龄结构就逐步倾向老龄化。

1999年全马452个新村之中,共有82%的新村建有华小。其中有17个新村 是拥有两间或以上的华小,故新村华小总数为 391 间(林廷辉、宋婉莹,2002:

94),占全国1284间华小的31%。2002年,新村内的小学占有361间,即80%,

而另外 89 间,即 20%,在新村以外的 2 至 5 公里圆周内(林廷辉,方天养,

2005:99)。据图3显示,马来西亚半岛共有99间新村华小属于微型华小,即

(25)

16

25.31%。其中最多微型华小的区域为中马,即霹雳州42间、雪兰莪州5间。其

次则是南马,即柔佛州14间、马六甲州7间以及森美兰州9间。北马和东海岸 占有21间(详见表16)。

图 1:1990年新村微型华小分布图

来源:整理自

1. 林廷辉、宋琬莹(2002),《马来西亚华人新村50年》,吉隆坡:

华社研究中心。

2. 林廷辉、方天养(2005),《马来西亚新村迈向新旅程》,吉隆坡:

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

(26)

17 从微型华小分布可发现经济在城市集中发展后,处于越郊外地区的范围,

经济动力就越显得萎缩。尤其是华裔向城市的移动后,影响郊区学生人数比例 下跌。据调查,在全国 423 间微型华小中,位于郊区的微型华小占 412 间,即 90.95%(教总教育研究中心,2015:6)。经济的转变使新村成为华人社会移动 的源头。虽然,农业作为新村大部分经济来源,但却没有年轻人愿意继续从事 农业工作。据表11显示,2002年,在450个新村当中,共有341个新村表明年 轻人对农业没有兴趣,仅有 71个新村表明他们的年轻人对农业有兴趣,其余的 38 个新村则没有发表意见。因此,新村经济转变后,新村年轻华裔纷纷集中与 城市,促使农业被边缘化。乡区华小的学生人数也因而大幅度下调,导致微型 华小的数量增加。因此,经济的转变将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从新村与微型华小分布可发现华裔自1950年代聚集在新村内,

而其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随着工业发展集中于城市时,以农业作为经济基础 的区域,便无法吸引年轻华裔,于是便开始迁向以城市地区发展。对于教育的 直接影响就是原本建立于乡区的华小学生人数日益减少,进而无法招获新生。

以双溪罗丹华小为例,村中从事农业活动的村民占多数。但随着经济的转变,

年轻人向城市迁移,导致该新村内的华小就会面对招生上问题。

第二节 微型华小与新村社区:人口流动与生育率的影响

华裔人口变化主要透过移民和人口自然增减体现出相关的影响。前者是从 人口流动探讨华小如何微型化,而后者是从华裔生育率分析华小生源减少问题。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西马华人人口比新村人口成长率低,表示说新村

(27)

18 人口的增长率,对华人人口结构有着重大的影响。故透过新村人口流动与生育 率,即可观察出华裔人口的变化,进而理解微型华小形成的原因。

1954年新村人口大约于527,917。随着两性差距趋向平衡,以及医药的进 步1970年新村人口增加了4.2%,即1,680,595人。前者是因为有利于双方寻觅 对象,以生儿育女组织家庭;后者是婴儿获得较好的照应,减低了死亡率(林 廷辉、宋琬莹,2002:23)。然而,1995年至2002年却趋向于下降,每年增长 率是负4.1,导致2002年的新村人口剩下1,256,067人(表12)。若情况持续 发展,华人人口也会日益减少。以玻璃市为例,从 1995 年的 2,075 人减少至 2002 年的 622 人,共减少了约 15.8%,即是说,在人口稀少的情况下,若是持 续受到移民和生育率下降的因素影响,华人人口就会持续下降。

有关人口流动的影响。人口流动基本会有三种模式,即州属间、州内即城 市内等(黄集初,2015),但三者共同之点是往高经济效益地区集中。在乡区 华裔为了谋生迁居于城市发展的情况下,全国城市人口比例从1980年的34.2%,

提高至至2010年的71%(Department of Statistic Malaysia,2011:4)。换言之,

每100个人便会有71人是居住的城市地区,而这种移民趋势就是“城市化”的 表征现象。在西马11个州属中,就有7州有城市化的趋势,而微型华小也因而 有明显增加的现象(表 13)。由此说明,城市化的概率与微型华小的数量是正 相关,即城市化概率越高,微型华小数量就会越多。

新村作为华裔的聚集区域,人口迁出将会使其面对生源不足的问题。在 346 个有资料的新村中,共有 85 个新村是受到城市化影响,导致人口下降(文 平强,2012:75)。因此,1970年至1985年,新村人口增长率开始有缓和的迹 象,从每年4.2%下降至3.2%12)。新村房屋空置数据,亦可反映出外迁所

(28)

19 造成的影响。据表14,450个新村中,有71%的新村房屋空置情况低于5%,16%

房屋介于5至9%以及13%的房屋有10%的空缺率。在年轻人外流以及人口老化,

两者的冲击下,使原本建立于新村的“老家”,就会随着长辈逝去而逐渐被空 置起来。除了吉隆坡区的新村有较少控制房屋,大致上皆有空置的状况。这表 示随着老龄阶级村民逝世后,新村中被空置房子就会愈来愈多。

按照上述情况,城乡华小学生人数的差异就反映了人口流动所导致的影响。

除了巴生流域地区,其他新村的年轻人已经不断往城市地区发展,只留下老年 人和部分儿童。人口流动使人口迁出为主地区面对生源不足的问题,而人口植 入为主地区,则可以弥补生育率下降问题(黄集初,2015)。故在 1968 年至 1986 年,城市华小学生人数仍逐年增加,而乡村华小学生人数却逐年减少,形 成“大多、小少”的强烈对比。易言之,学生人数趋减情况只有在小型华小才 会比较严重,到了中型学校(900-1049 名),学生人数就会开始回升,甚至越 大型是华小增加率就越高,形成学生人数两极化现象(郑良树,2003:305)。

因此,人口流动将会对学校招生人数有所影响。

此外,华裔生育率增减也是微型华小形成因素。在政府鼓励实行家庭计划 下,华裔对生育观念有所转变,开始接受减少生育的情况(林廷辉、宋琬莹,

2002:24)。现今年轻华裔会较为重视个人生活质量,对于生育孩子也是重质 不重量。夫妻面对高昂的生活费用,教育和医疗成本等,让许多华裔家庭对于 多生育望而却步。自从妇女接受教育并投入劳工市场后,许多家庭宁可夫妻同 时工作一起维持生计,以便有足够储蓄、公积金或退休金作为日后养老的经费,

也不愿意再抚养多一个孩子。从华裔养儿防老的观念愈来愈淡薄,以及更为注 重营造核心家庭层面上,可论证出华裔生育观念转变,促使出生率下降。

(29)

20 图 2:马来西亚巫、华、印裔人口金字塔

来源:取自Department of Statistic Malaysia (n.d.). Malaysia's Population Pyramid 2013. Retrieved March 17, 2018, from Department of Statistic Malaysia Official Portal。

从图 2 观察大马华裔在中、老龄人口的部分比低龄人口比例更大。故大马 华裔死亡率超越出生率的情况,就让国内年轻人减少,而老年人增多。再加上 华裔有节育情况,人口就会开始自然减少,自然增长概率也会呈负数。换言之,

新生婴儿总额无法与老龄人口数量作替换,故人口逐渐下降。反之,巫裔低龄 人口与中老龄人口相近,说明前者能代替后者的数量继续延续,故在未来发展 中仍有增长可能。

由于生育观念转变,使华裔妇女生育率逐渐下降。据表 2 显示,华裔妇女 总生育率从2000年的2.6%剧减至2014年的1.4%。易言之,每百位大马华裔妇 女从平均每年生产 26 名婴儿减少至 14 名婴儿。若与巫、印裔相比,华裔乃全 马生育率最低的族群。华裔妇女生育率持续低于生育更替水平3让华裔人口呈负 增长的现象。

3 生育更替水平(Replacement Fertility Level)指妇女平均生育不到一个女儿代替她本身的地

位,并且没有外来移民的补充,华裔死亡人数将会超过出生人数,水平标准乃2.1%。

(Department of statistic Malaysia,2017:2)

(30)

21 表 2:大马华裔生育率与华小学生人数比较表(%)

年份 印裔生育率 巫裔生育率 华裔生育率 华小学生人数 结果

2000 - - 2.6 623,343 -

2010 2.5 3.5 1.5 612,064 -11,

279

2014 1.7 2.6 1.4 571,315 -40,

749 来源:整理自

1. Education Plann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 (2017). Quick Facts 2017.

Putrajaya: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laysia

2. Department of Statistic Malaysia (2015). Vital Statistics, Malaysia, 2014.

Kuala Lumpu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3. Department of Statistic Malaysia (2011).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Basic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 Report 2010. Kuala Lumpur: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以华裔生育率与华小人数比较,可分析出华裔的出生率是否会影响学校招 生人数。在2000年全国华小共有623,343位学生,不过到了2014年,就读华 小学生人数有 571,315 位,共减少了 52,028 位,跌幅多达 8.35%(图 5)。

这就是华裔生育率从 2.6%骤跌出生育更替水平后,对华小学生来源所产生的不 良现象。因此,新村作为华裔人口聚集地,在人口流失和生育率下降,双重冲 击下,乡村华小学生人数就会更少,以致许多华小需要面对迁校问题,或者面 临关闭的窘境。

第三节 国家教育政策对微型华小的影响

有关教育部报告书对微型华小的政策。1955 年 9 月初,政府成立了一个以 阿都拉萨(Abdul Razak bin Datuk Hussein)为首的教育委员会,审查马来联合 邦的教育政策。教育部通过调查后充份了解到微型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因此积 极地就相关课题在《拉萨教育报告书》(1956)中提出了建议,即将小规模学

(31)

22 校合并成为一间大规模学校,以促进语文教学。此后,有关当局在各项教育报 告书中皆有延续前者针对微型学校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如

《拉曼达立报告书》(1960)延续了前者将小规模学校合并建议,并提出合并 学校的法定津贴必须包括有关学生的交通拨款。同时,具体指出最需要合并学 校, 皆分布于偏远乡区和园丘。

在《内阁教育报告书》(1979)调查发现小型学校因教师不足,而被迫采 用复班制。这种复班制不能提供和确保有效的教学环境,故此有关当局接纳了 前两份报告书所提出的合并计划,但也增加了其它可能性策略,如提供适当数 额师资和特别拨款以改善教学情况。《2006-2010 年教育发展大蓝图》(2006)

中提出增加微型学校拨款,以完善学校残旧的基本设备。《2013-2025 年教育 发展蓝图》(2013)中则将迁校纳入解决微型学校困境的策略之一。上述报告 书透过其内容所采取的行动与建议,就能够表明有关当局对微型学校的存在是 认可和接受的,但对于实际操作情况却持着不积极的态度。

首先,华小建校问题。自《1965 年拉萨报告书》建议的单元教育制度,以 及《1961 年教育法令》中第 21(2)条文,教育部长可改制国民型小学为国民 学校的规定,就表现出有关当局对实践单元化教育的立场坚定,故相比华小和 淡小,当局会更为注重国小发展。比方说,政府虽然有规定发展商,需要根据 人口在每个住宅区划出学校保留地给政府,但教育部却规定这些校地只供建国 小、国中和宗教学校,而不允许兴建华小和淡小(沈天奇,2004:607)。对于 建校,全国各地所制定的发展蓝图,如结构蓝图和地方蓝图,都没有提出规划 兴建华小和淡小的建议,反而却有华小遭政府关闭。

(32)

23 华小自1957年独立至2008年所建立华小只有79所,仅占了全马986所华 小的 8.01%。在 1968 年至 2008 年,华小学生人数共增加了 204,172,但是华 小数目反而从1332间减少至1290间,共42间(表18)。因此,在华小没有制 度化增建的情况下,华小只能成为捞取华人选票的“政治糖果”,所根据的是 政治需求,而非地区人口的实际需求。如 1999 年至 2008 年,在大选期间批准 建设的华小数目共有12间,而在非大选期间仅有4间(表17)。

在政府的态度上,时任教育部长拿督斯里纳吉在 2008 年 4 月 26日接受报 馆专访时就有表示,教育部会依据政治上的承诺,让现有的华小维持原状,但 无意增建华小(侯雅轮、房秀美,2008)。基于上述数据与政府的态度可表明 华小建校是相当的困难,因为当局把教育课题政治化,无意依据华裔人口的需 求制度化增建华小。故华小无法依循自然法则生存,即学校没有学生就读而自 然关闭,反之则兴建学校,以提供学生受教育机会。然,华教工作者就唯有坚 持保有华小现有的数量,以致人口流失的乡区华小,因无法招获新生而微型化 情况日益严重。

其次是微型华小迁校问题。对于已经没有学生就读的华小,华教工作者唯 有退而求其次,接受搬迁微型华小的献议以避免华小数量持续减少。实际上,

迁校也不容易获得批准。搬迁前,该校董事部需满足时任教育总监阿都拉菲于 2004年3月4日在批准迁校时,所提出的7项条件4规定。华小是国家教育一环,

因此物色校地和拨款兴建学校就理应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但是在教育部发 布迁校的其中两项条件是要求董家教自行负责迁校事宜,以及缴付建设新校舍

4 1.该校所有家长皆签署同意书;2. 董事会与家教协会自行负责建校及新校地事宜;3. 新校

地必须是华小需求量高的地区;4. 不能使用政府学校保留地;5. 新校地的资料需提呈资料给 教育部,并获得批准;6. 呈交新校地的建校计划书,并获得批准;7. 迁校后,旧校舍必须完 全关闭(星洲日报,2007)。

(33)

24

的 80%建筑费用。这无疑让华小迁校增加了极大的难度,不但拖延迁校的进展,

也限制了华教的发展。

表 3:1999年至2009年获得政府批准迁校的华小数目

批准年份 批准搬迁的数目 进展 相关华小数目 1999年大选前 13 完成及启用 10

未完成 2

其他 1

2004年大选 17 完成及启用 9

未完成 8

2008年大选 13 完成及启用 0

未完成 13

1999-2009年

(非大选期间)

32 完成及启用 27

未完成 5

总数 75 完成及启用 46

未完成 28

其他 1

来源:整理自叶翰杰、余裕忠、翁诗健(2009)《华小建校、迁校和微型华小 资料集》,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教师总会。

据 1999年至 2009 年资料显示,被批准搬迁的学校共有75 所,其中 28 所 微型华小是仍处于未完成的状态(表 3)。以霹雳州务边培民华小为例,自 2000年申请迁校后,2004年才获得批准搬迁至金宝拉曼大学附近一带。但建校 工程却持续拖延至 2017年教育部才再度安排该校迁至雪兰莪蒲种柏兰岭,前后 耗时17 年,学校仍还未完成和启用。故此,即使获得教育部的迁校批准,却依 然会因为校地、资金等各种问题影响其进度与完成。根据培民华小的典型案例,

可以反映出华小长期被有关当局边缘化的事实。

(34)

25 此外,有关复级班制度问题。教育部计划在 2018 年对学生人数不超过 30 名的微型学校全面推行复级班5,以重新整合全国师资及节省开销。根据教总的 调查,在94所不超过30人的微型华小中除了7所没有意见外,其余87所微型 华小都不同意复级班(教总,2017:3)。根据调查所得出的原因,基本上是时 间及人力资源分配所引发的问题。在时间分配方面,由于教学课程与层度方面 的不同,教师必须将教课时间分成一半进行教学,不仅拖慢教学进度,还会影 响教学素质与成效;同样学生的学习时间也需要与其他年级同学分享。对于学 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将会造成负面影响。

黄:比如讲我们一节30分钟罢了嘛,如果你复级,一、二、三班如果复级,你怎 样教? 你教到一,一年级才10分钟咯,然后又二年级又10分钟,三年级又 10 分钟,这个更挑战性,因为你一堂课要 3 个教案哦,要设计 3 个活动 哦,要3种不同的WORKSHEET喔……

(黄婷婷,访谈编码:002,2018年1月11日)

据访谈内容可发现除了时间分配的影响外,教师工作量也有所增加。如撰 写教案,与设想教学方法就需准备三种不同的文件,但只使用在一个班级。随 着班级减缩,所分配的教师也会被减少。在教师身兼多职的情况下,被调走的 教师原本职务又需分担给其余教师,无疑加重了教师负担,也影响了学校日常 运作。

崔:……所以今年开始我的辅导老师是被调走了,所以我目前有11位老师罢了。

如果往年就很好用了,现在没有就少一个,你看你少一个的话呀,你的工 是不是要分出来,分到没有得好分,副校长本身要拿很多……所以他们自 己本身要抓很多,有些老师甚至要拿两个KETUA PANITIA科委会。

(崔金梅,访问编码:003,2018年1月9日)

5 这项计划中,校方必须将二、三年级以及四、五年级的学生各编排成一班,并由一位老师同

时教导,而一、六年级则不受影响。

(35)

26 基于上述原因,可发现复级班制度,使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被瓜分,影响整 体教学情况,亦会增加教师负担,使家长更加不会选择将孩子送入微型华小就 读。因此,复级班并不利于微型学校发展,学生还可能会因而进一步流失。微 型学校发展能力本来就有所局限,若教育部要缩短城乡教育鸿沟,应加强给予 微型学校资助,让每位学生平等享受教育机会和资源,而非为节省开支而强制 实行复级班制度。

第四节 小结

从宏观探讨微型华小形成背景和因素,可发现农业作为新村主要经济来源,

在经济转变为工业发展后,年轻人纷纷就迁移至经济效益高城市工作。这导致 原本建立在新村的华小面对招生问题,进而逐渐萎缩成微型华小。再者,在新 村人口流失的情况下,城乡学生分布形成了大多,小少的现状。随着华裔生育 下降,促使华裔死亡率多于出生率,而华小学生人数也进一步减少。然,新村 华小在人口流失与生育率降低的双重冲击下,更加无法招获新生。最后,基于 有关当局对单元化教育的立场坚定,故在制度化增建华小与迁校的实际操作中 处于不积极态度。此外,复级班制度不但在教师与学生的时间上被瓜分,也加 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在缺乏学生来源的状态下,政府实行复级班以整合资源,

但也限制了微型华小寻求突破的发展。

(36)

27

第三章 双溪罗丹华小:新村社区转变对微型华小的影响

双溪罗丹新村创立于1950年紧急法令时期,新村人口约有400人左右。当 华裔聚集在双溪罗丹新村后,居民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教育,暂借民众会堂充 当课室用途,成立公立启文小学。有鉴于教育重要性及长远计划,时任董事周 海源,领导村民积极进行筹款及建校活动。由于英殖民政府对华文教育采取不 积极的态度,于是村民在建立学校材料方面唯有一切因陋就简。除了购买部分 新材料,也分拆了启文小学的旧建筑材料,以建立一座长 90 尺宽 30 尺,中间 以屏风隔成三间教室的校舍。1953 年位于太平郊直弄公路区旁的霹雳双溪罗丹 华文小学正式启用,校地面积占新村的 0.31英亩。该校乃霹雳州内学生人数最 少的微型华小,同时也是尚未申请搬迁的学校。双溪罗丹新村本身就是人口较 为稀少的新村,故创校初期,仅有 29位学生。但是为了村中适龄儿童能够有机 会接受教育,仍坚持建立学校。所以章节中透过新村经济转变,探讨人口流动 对微型华小与社区的影响。

第一节 双溪罗丹新村经济与人口变迁与微型华小的关系

双溪罗丹新村居民主要是以农业作为经济支柱。1987 年,双溪罗丹新村共 有 300 名居民左右。其中有 160 位是农民,在占地 600 英亩地段种植棕榈、橡 胶、水果,以及畜牧等。故此,农业是双溪罗丹新村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该 村居民却完全没有获得政府分配的农耕地,故农民只能透过累积资本后向地主 购买所需地段。对于经济能力较弱的农户就无法承担昂贵金额。

(37)

28 黄:主要来源是这一带kampung的人咯。那时候这里橡胶业蓬勃发展呀,所以很

热闹啦。很多人住的,这里的人主要是割胶的啦。

(黄婷婷,访谈编码:002,2018年1月11日)

农耕地拥有权,直接影响城乡新村发展。从1985年至今,双溪罗丹农民就 不断受到马来人保留地的困扰,使村民长期面对农耕地缺乏的问题。为了生活 村民唯有非法占用土地耕种,试图在困境中寻找更大的生存空间。期间村民也 有一直尝试向州政府申请合法作业,也按照指示自资测量土地,但仍不获批准。

村民邓振堂与韦旭初表示,这些地段的种植者都是中、老年阶级人士,如果土 地被征用导致收入切断,对于他们的生活就更为困苦了(星洲日报,2009)。

农耕地问题仍持续困扰着双溪罗丹新村居民,在 2012 年 70 农民亲抵州政府大 厦,提呈请求信件,为求解决农耕地事宜。以此可证明农耕地对于村民的重要,

倘若有关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村民的生活。

20世纪 50年代至 60年代,年轻阶层主要从事农业工作。孩子自从懂事以 来便开始参与农耕活动(林廷辉、宋琬莹,2002:65)。比方说,生长在种植 蔬菜为生的家庭,孩子就必须协助双亲松土、除草、施肥、收成等事务。1990 年农业仍处于兴盛时期,故务农仍是年轻村民擅长的工作。随着 21世纪经济转 型,制造了许多非农业性质的工作。年轻人纷纷离开新村到城市发展,导致割 胶及其他农业活动有衰退的趋势。从事相关业者也仅剩中、老龄阶层。据访谈 资料,年轻居民迁移原因主要是新村经济的弱化及教育程度的提高。

黄:对,因为那些孩子大了嘛,呃,不能谋生嘛,这里就慢慢迁去外面咯。有的 很会读书的呀去外面读大学呀,在外面工作了就不要回来了咯。慢慢地这里 就变了老人和小孩的新村。(黄婷婷,访谈编码:002,2018111日)

(38)

29 据时任董事长钟德祥表示,20 世纪 7、80 年代是校务顶峰时期,约有百余 名学生就读(星洲日报,2014),说明在农业发展蓬勃时,华裔会较为愿意聚 集于新村内参与经济活动。为了应付庞大的农务工作,华裔家庭还可能多生以 减轻家庭负担。故生育率有明显提高的现象,1970 年,新村人口从 325 人提高 至1995年的468人(表4)。

表 4:1954年至1995年双溪罗丹新村人口

新村名称 创立年份 1954 1970 1980 1995 双溪罗丹新村

Sungai Rotan

1950 385 325 329 468

来源:取自林廷辉、宋琬莹(2002),《马来西亚华人新村 50年》,吉隆坡:

华社研究中心

2000 年,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占 30.9%,而农业仅剩下 8.6%,说明大马 经济情况已经转向工业化(表 1)。然而,2002 年在霹雳州内新村从事农业者

占 45.1%,即使说州内村民仍多数为农民。在经济转变冲击下,年轻人对农业

不再感兴趣,于是便迁移至城市工作,导致新村仅剩下老人和部分小孩。

黄:……就是那些孩子要做工呀,不能顾小孩就送过来给爷爷奶奶顾,所以这里 就有学生啦。

(黄婷婷,访问编码:002,2018年1月11日)

据访谈内容表示,大部分的新村年轻人已经向城市移民。双溪罗丹华小的 学生来源主是祖辈所照顾的孙儿。这情况是因为部分年轻人,工作繁忙而无暇 照顾孩子,故交由祖辈照顾。但此类情况不多,所以双溪罗丹学生人数,就以 因为没有新生加入,而且又有六年级生毕业的情况下,逐渐减少至 2018 年的 3 位学生(表5)。

(39)

30 表 5:2010年至2018年双溪罗丹华小学生人数表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学生

人数

15 14 11 9 5 4 3 3 3

来源:整理自双溪罗丹华小提供的资料。

对于维持双溪罗丹新村第一代居民生计的农业已经逐渐没落。新村也不再 具有发展的潜能。年轻会为了个人利益发展,选择转移至城市工作。然,双溪 罗丹华小受到最直接影响就是无法招收新生,导致学生人数持续下降。总言之,

在双溪罗丹华小成立初期,村民为了孩子能够获得教育机会,即使面对学生人 数稀少,仍坚持办校。在 2010年,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双溪罗丹华小学生人数 从15位,进一步地萎缩至2005年的4位,成为一所超微型华小。

第二节 双溪罗丹华小的挑战与困境

双溪罗丹华小新生来源贫乏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然而在学校运作与教学实 践上又衍生出许多困难与挑战。该校共有三位学生,分别来自二年级、四年级 及六年级。有鉴于双溪罗丹华小各班级仅有 1 名学生,故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了 一定的问题与挑战。此节将透过学生课业学校情况、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与学 校运作问题探讨学生人数稀少对双溪罗丹华小的挑战。

首先,学生课业学习情况方面。双溪罗丹华小的学生素质一般,以语言科 目作为例子,相较国、英文学生更能掌握华文。对于外语的学习,学生无法运 用所学与朋友沟通,故需花费长时间去记忆单词。

(40)

31 黄:国语呐他有些父母是异族的呀,就还可以用到,英文呐出了学校就没有接触

了,所以即使到了六年级那个学生他很聪明他也不能够给你一个完整的句子,

没有gramma错误的,但是我们已经算他很好了,他会讲一句出来。

(黄婷婷,访问编码:002,2018年1月11日)

据该校黄老师表示,资质较为聪明的学生,虽然可以与教师进行简单的英语会 话,但在语法上仍不能够完全正确。毕竟英语并非学生日常习惯使用的语言。

另外,这样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压力。由于只有一名学生,故该名学生 必须非常专注于学习,教师随时会注意学生言行所以在课堂中也无法分心。同 时,学生必须不断地完成教师所分配的功课。即使学生对此有所反弹,但教师 会认为只是学生懒惰,就强迫学生继续学习。毕竟该名学生的成绩将会影响学 校整体成绩,同时也影响教师表现。

表 6:2015年至2017年双溪罗丹华小六年级检定考试及格率

年份 2015 2016 2017

及格率(%) 0% 100% -

考生人数 1 1 0

备注 华文(写作)

不及格

全科及格 没有考生 来源:整理自双溪罗丹华小提供的资料。

据表6显示,2015年因学生华文写作不及格所以全校及格率为0%,而2016 年学生全科及格所以 100%。由于考生只有 1 名,故该名学生考取好成绩,就成 为了学校必要的现实情况。相较大型学校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若有部分学生 成绩较差将不会影响整体成绩,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会减少,学生也可以 在群体中分担学习压力。

(41)

32 再者,双溪罗丹华小在学生在缺乏社交环境下,心智发展方面将会有所影 响。因为学生没有办法学习如何进行团体活动及互相帮助的精神。比方说筹办 儿童节庆典或者是教师节时,学生是参与者,同时也是表演者,他们 3 位需要 共同分担典礼中的表演节目,而观众就只是学校教师和少数村民。学校歌唱比 赛,参与者也仅有三位学生,得奖者也只是在三位中赢得排名次序。人数缺乏 的情况下,学生无法体会庆典的愉悦,而仅能埋头苦干的练习表演,在比赛方 面,校内比赛虽然学生每次都会获得奖品,但是学校却无法提供学生良性竞争 的平台,让学生从中自我进步;而校外比赛,学校则无法组织有竞争力的校队 让各校学生在运动项目上有所交流。因此,这样的环境情况下,学校将无法提 供学生良好的平台,学习相关的社交能力。

其次,教师课业教学方面。教师需按照政府规定的“学习与教学程序”

(Prosedur Belajar dan Mengajar, PBM)设计教案,以及将“21世纪学习模式”

(Pembelajaran Abad Ke-21, PAK21)的元素融入教学里。同时,教师还得按照 学校现实情况,设计教学方法。

黄:我们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更加地多样化,必须要更加能够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因为他一个罢了,如果你没有活动呀,只是读这样 PASSIVE 那种,他就没有兴趣学习,他已经没有 MOTIVATION了嘛,你的活动再不 ACTIVE一点呀,你就激发不到他的学习兴趣。

(黄婷婷,访问编码:002,2018年1月11日)

由于双溪罗丹华小学生人数过少,所以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如访谈表示所设计的活动不仅要适用于一对一 教学的方法,同时还需要以多样化方式展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上兴趣。如 播放相关影片,或一起唱歌和跳舞等。

(42)

33 上述所提及 PAK21 中其中一项指标是要求学生与同侪合作完成事项。但双 溪罗丹华小各班级只有 1 名学生,故无法实现分组教育。为了配合教育部要求 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双溪罗丹教师就需要去思考、设计合适的活动,以 满足条件。据教师描述在分组活动时,教师就必须转变身份成为其中一名组员 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课程中所设计的活动。

谢:通常都是组别活动。组别活动不到如果两个人做,老师和他一起做咯。

容:老师跟他一组这样子啦?

谢:啊,这样变成一组咯。如果是那种对话,他就做一个角色,我就做一个角 色。不然他们都进行不到活动呀。

(谢慧萤,访问编码:001,2018年1月11日)

此外,双溪罗丹华小虽然仅有 3 名学生,但是学习科目繁多,主、副修科 目总和共有 15种类别。因此,若任教于该华小教师,需同时通晓本身主修科目 以外的知识,如历史、地理等,以随时应付有关科目教师的空缺。双溪罗丹华 小教师通过兼任多项行政与教学的职务,使教师的专业不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 域,而是迈向了多元化发展。在一对一的教学情况下,教师需要更加专注教导 学生,即使学生对相关科目较弱,仍然要耐心教导,否则学生有关科目的不及 格,将会影响教师的表现。反之,在大型学校由于成绩较弱的学生所占的概率 不大,相对地不影响教师的表现。

最后,学校运作问题方面。教师须承担过重的行政与教学职务。学校教师 的比例分配是依据班级数量安排。因此,双溪罗丹华小在拥有 3 班的情况下,

仅分配到 5 名教师,但要处理的事务却无异于其他学校。比方说,由于学校人 数不足百名,教育部是不会委派正式的副校长协助校内行政事务,因此,校长 就会在校内委任教师来承担该项职务。然而,校内还有许多行政职务需要教师

(43)

34 担任与执行,如教科主任、学生福利小组、课外活动小组等,而双溪罗丹华小 仅有5名教师任教,因此,每位教师都必须兼职多项的行政职务。

双溪罗丹华小无法独立承办大型活动。由于双溪罗丹华小仅有 3 名学生,

所以该校无法独自承办运动会,而是联合附近的 6 所微型华小一同举办,分别 是启华华小、新华华小、毅成华小、益华华小、修身华小及育群华小。即便如 此,学生能够参加的项目选择性就会相对的减少,学校无法提供设施,让学生 在众多的选项中尝试,更多领域的运动,只能局限自己在田径类的运动。

第三节 小结

随着区域的独特性,故微型华小所形成的原因亦有所不同。随着新村人口 稀薄,双溪罗丹华小成立初期的学生人数也只有 29名。这表示新村的转变将会 影响该区华小的发展。故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双溪罗丹新村,因经济集中于城 市发展,农业就相对地大量减少了其发展空间。经济动力的衰退,也促使村内 年轻人迁移城市居住,以提高个人的经济水平。双溪罗丹新村在人口稀少的基 础上进一步人口流失,导致双溪罗丹华小学生人数仅剩余 3 位。在学生人数过 少的情况下,导致学生课业学习、教师课堂教学及学校运营方面皆超出正常负 荷,而不能有所突破。

Rujukan

DOKUMEN BERKAITAN

Malaysia Chinese is defined to have the highest prevalence of refractive error among all races in Malaysia. The ophthalmology management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s and sound, by matching characters and sound as well as the meaning, through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Six Catego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马华微型小说的出现或许可以追溯到 1960 年 6 月第 92 期的《蕉风》,编

陈大为是著名的旅台马华作家。陈大为 1969 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怡 保市,并在 1988 年告别故乡,远赴台湾留学,于

在此之后,主人公对自杀一事渐渐有了决定,他盯着围栏想: “一面是生,一 面是死,只要那么轻轻一跨,界限就会明朗起来” (宋子衡, 1972

In Malaysia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henomenon of postmodernist poetry is worth to be noted because whether of its spread or reception, it have to cross the boarder of Eastern

表二:马来语中的闽南语借词的拼写形式 类别 未变化的情形 有变化的情形 其它

34 Kementerian Pembangunan Wanita, Keluarga dan Masyarakat, Dasar Wanita Negara Dan Pelan Tindakan Pembangunan Wanita (Kuala Lumpur: KPWKM, 2009),